根據統計,台灣散光人數約754萬人,比例高達42.9%,幾乎每2個人就有1人有散光,但比例或許更高,如果有以下狀況可能代表你有散光囉!像是:看近看遠總是模糊或是疊影、夜間視線自帶濃霧、公車號碼都看不清楚出現眩光、抬頭看月亮不知初一還是十五、平常不自覺的會瞇起眼睛或偏頭、無法看清水平與垂直線條之間的影像,這些徵狀你中了幾項?其實只要點了一次頭,小心你的散光可能不輕喔!
散光都是3C惹的禍? 背後原因可能出乎你意料
與朋友閒聊發現大家的散光程度都不一樣,度數高的人解釋是3C產品使用時間過長,才讓自己變成高度散光,度數低的人開始誇讚自己保養得宜,就算很常滑手機,影響也不大,但是,修但幾勒!事情並非如此單純,因為散光其實有部分是遺傳造成的!正常來說眼球如果是「正圓形」,才會讓視線聚焦在同一個點上,但是鮮少有人會是圓形,多數人的眼球會呈現「橢圓形」,造成不同區域的屈光度大小不一,光線在通過角膜後無法聚焦,就會產生散光,所以會看到影像有疊影或是歪斜。
但別以為散光是天生就不會惡化下去,如果經常揉眼睛,可能會讓散光越來越嚴重。且最可怕的是,不矯正散光而且經常瞇眼看東西,就會造成更嚴重的眼疲勞。必須要知道眼疲勞是所有眼疾的根源!最常出現的就是近視度數加深,甚至可能因為長期模糊的視覺引發頭疼問題,造成生活與工作上的影響。
定期驗光揪出惡視力
如果經常覺得視線模模糊糊,別再將就自己的「惡視力」,應就近尋找專業眼科醫師或驗光人員來幫自己揪出眼睛的秘密,尤其是隱眼族更是需要,多數的隱眼族長年都是自己的「驗光師」,走進眼鏡行、藥妝店拿了多年前驗光的度數就結帳了,這樣的行為可是超NG啊!
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、台灣眼視光學學會2018年共同推廣「隱形眼鏡驗配指南」,推動隱形眼鏡驗配五步驟,就建議每半年就應該重新透過「問(詢問)、驗(驗光)、推(推薦)、戴(試戴)、追(追蹤)」來檢視自己的視力狀況。
資深驗光師曾經遇過一位35位歲女性前來驗光,因為長期視力都呈現模糊的狀態,尤其夜間視力更差,不良的視力導致女子經常出現頭痛,甚至因為長期的不適導致心情不佳,透過驗光才發現,散光高達300度,最後經由驗光找回最佳視力,頭疼和憂鬱也改善很多。定期驗光跟身體健檢重要性一樣,應養成每半年或一年驗光習慣,幫助自己了解眼睛每個階段的狀況。
驗配五步驟 散光驗配與鏡片散光定位超重要性
目前主要矯正散光的方式主要有眼鏡和隱眼,但因為散光是有軸度的,因此無論眼鏡或隱眼最要的就是散光角度要準,尤其隱眼如果鏡片設計不良,簡單的擺頭眨眼,散光角度都可能造成旋轉,讓視力不穩定,無法達到矯正散光的效果,專家建議選擇採用像拍照一樣自動對焦設計,不管眼球怎麼動,隱形眼鏡鏡片都會轉到對的位置,提供散光患者穩定的矯正效果,才能確保視線一整天清晰。
【新聞專題】eye注意~防疫不鬆懈!小心患上3C眼
2021046 202102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5%89%E7%B7%9A%E6%A8%A1%E7%B3%8A%E6%89%AD%E6%9B%B2%E3%80%81%E5%A4%9C%E
離婚見證人
、彰化離婚證人
、高雄離婚見證人
、台北結婚證人
、桃園結婚證人
、新竹結婚證人
、台中結婚證人
、高雄結婚證人
、嘉義結婚證人
遺囑見證人
、結婚證人